财经资讯
M2增速创近两年新高 央行谈降准:还有下调空间,但有限
2020-01-17 12:42  点击:426

  每经记者 边万莉 每经编辑 易启江

  1月16日,人民银行公布了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并召开数据解读发布会。

  数据显示,12月末,M2同比增长8.7%,创近两年新高;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251.31 万亿元,同比增长10.7%;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3.08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还纳入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会上,人民银行就2019年数据及社融统计口径变化、降准降息等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读。

  社融纳入国债地方债

  初步统计,2019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3.08万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2019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虽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但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加大对公司类贷款投放,特别是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二是提高中长期贷款的比重,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为67.4%。银行业通过加大对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等的领域的信贷支持,发挥了金融在“六稳”中的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将较之前有所变化。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从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

  阮健弘表示,社会融资规模是重要的统计指标。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使用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后,该指标比较好地反映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社会融资规模大体分为信用类和权益类两部分。其中,信用类是利用信用工具对实体经济支持;权益类是对实体经济的股权支持。一直以来,人民银行都是在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的状况,适时完善统计口径,更好地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她认为,从国际经验和实际情况来看,把全部的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既能反应货币政策,又能反映财政政策。“客观上,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个指标。”

  关于统计指标的稳定性,阮健弘表示,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后,2019年底社会融资存量是251.31万亿元;政府债券余额是37.73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比重是15%。社融规模完善后同比增长10.7%,比完善前的增速低0.1个百分点。

  M2增速创近两年新高

  数据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7.6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2.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72万亿元,同比增长5.4%。全年净投放现金398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M2同比增长8.7%,增速创近两年新高。上一次M2增速大于8.7%的高位出现在2017年11月末,彼时M2同比增长9.1%。对此,阮健弘表示,“M2增速有所回升,这是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逆周期调控,政策针对性和实效性效果明显体现的结果。”

  她进一步指出,2019年,人民银行会同相关的金融管理部门,适时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在丰富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资金来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升了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能力,推动了M2增速的企稳回升。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银行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银行债券融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商业银行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融出的资金规模降幅在收窄。

  在温彬看来,2019年末M2同比增长8.7%,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81万亿元,同比多增6439亿元,派生存款增加;二是去年12月份我国贸易顺差467.9亿美元,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新高,随着人民币汇率由贬转升,预计外汇占款改善,增加基础货币投放。

  另外,M1同比增长4.4%,创近6个月新高。2019年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的M1增速分别为4.4%、3.1%、3.4%、3.4%、3.3%、3.5%、4.4%。

  对此,阮健弘认为,M1保持平稳增长。总体看,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19年末超储率2.4%,货币派生能力较强,货币乘数处于较高水平,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可以说,当前金融体系更加健康,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渠道更加通畅,从金融数据来看整体向好。

  存准率还有下调空间

  关于降准降息相关的话题,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应当更加关注实际利率的变化。

  他指出,去年市场利率整体下行,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2019年8月,人民银行发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的公告,推动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推广LPR运用,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孙国峰表示,8月份以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已5次发布新机制下的LPR,1年期LPR较同期限基准利率下降了20个基点。随着LPR报价稳中有降,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下降。2019年11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9%,较上年高点下降0.41个百分点,为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9年12月末,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达到90%;新发放的1年期及以内企业贷款中,利率低于3.915%(即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的占比超过16%。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也分析指出,去年下半年银行贷款额度有限,部分提高了银行的议价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LPR改革的效果。近期经济有转暖迹象,企业生产经营预期向好,银行信贷额度充足,LPR改革效果将开始显现,市场利率与最终贷款利率联动效应将增强。

  梁斯认为,从当前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看,货币政策在大方向上是偏向“宽松”的“稳健”,但作为总量政策,货币政策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上存在局限性,因此并不适合走向市场理解的“宽松”。包括LPR报价、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一方面要以坚持为实体经济减负的目的,增强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要做到松紧有度,令各类主体适应正常的货币环境,避免出现“大水漫灌”导致政策过度宽松,继而推升杠杆率乃至诱发金融风险。

  孙国峰认为,观察是否降息重点还是看贷款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2019年前11个月,五家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平均是4.73%,比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7个百分点。他表示,存款基准利率仍将长期保留,未来人民银行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等,适时适度进行调整。从国际和国内综合来看,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有空间,但空间有限。